当前位置:首页 - 先锋榜样

北京高校”两优一先“先进党组织: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下设4个教工党支部,13个学生党支部,教师党员126人,学生党员379人。立足动科学院这个有百年历史的畜牧学科建设者和畜牧业人才培养摇篮,院党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团结带领师生员工,以高质量党建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畜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获评A+。近5年,学院党委获“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省部级荣誉14项,1个教工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6项支部工作入选教育部、北京市精品、创新案例,2019年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

一、坚持办学方向,以党的坚强领导统领学院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学院发展的“压舱石”、“定海针”。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思路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严格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党建与学院发展高度融合。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工作渗透力。建立“一联系两谈话”工作机制,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党支部、定期与预备党员和新入职教师谈心谈话;建立支部书记兼任系(副)主任制度,将党支部工作融入系的发展建设。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组织战斗力。着眼“双带头人”思想引领与学术发展双向提升,创建“党员之家论坛”;防疫期间号召支部带领党员保障校园防控冲在前,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党支部工作指南》,制作《国家我》战疫故事、师生支部线上共建“寄往春天的明信片”党日活动被学习强国、教育部官网转载报道。

二、搭建培养体系,助力“四有”好老师成长成才

坚持党管人才,建立“4平台+2强化”教师培养体系,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的教师队伍,现有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13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7人。一是打造教师“理论学习大讲堂”思想学习平台。邀请院士、国务院参事等专家授课,累积参与1200余人次。二是打造“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培育平台。启动“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已支持10位教师,累计资助300万元。三是打造“青椒荟”教师交流平台。邀请专家做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推广创新等经验分享。四是打造“红色教育、产业认知、学科交流”的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组织教师赴深圳、四川、瑞金等地,华为、腾讯总部等特色企业院所学习新理念、拓展新视野。五是强化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挖掘以北京市“师德榜样”吴常信院士为代表的老党员模范故事,激励教师爱岗敬业,近五年发展教师入党7人,其中教授1人。六是强化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提升。配置教授担任“学业班主任”支持指导青年班主任做好专业教育,鼓励支持教师编写课程育人大纲、开展课堂思政研究。

三、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知农爱农畜牧人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国家培养“知农爱农、具有扎实专业理论技能、愿扎根产业奉献社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实施“党建引领+5大专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同心圆521”三全育人建设工程。一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创建以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牛精英计划”、互联时代新型学生培养模式“牛百科”、在科普宣传中增长才干的“雏鹰俱乐部”、涵盖全产业链成长平台的“青年i猪联盟”、培养未来羊业领军人的“领头羊计划”5大实践育人平台,千余名学生从中获益,获首都大学生思政工作实效奖二等奖。“牛精英计划”模式在全国推广,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是锻造创新型人才。组建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训练营”,累计指导本科生338人,发表论文50篇,成果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累进创新”金奖、一等奖各1项、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4项;聘请企业高管开设《创业与企业管理》课程,讲授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和模拟实践;孵化“中农动科”创业项目获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金奖、挂牌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1个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推介项目,1个项目获创青春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名学生入选全国100名励志成才优秀典型。三是锤炼合格接班人。开展“解密红色基因”爱国教育、拓展“青年说”分享会、“小超人宣讲团”,促进青年传承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学生支部红色1+1共建运用专业深入产业科技推广,获评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三等奖、优秀奖;近50名毕业生在全国从事基层选调生工作,20余人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四、着力科技兴农,服务行业国家重大战略出实效

立足国家需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师生做服务行业国家战略的“排头兵”,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1项。一是汇聚师生力量,投身精准扶贫。教工支部将党日根植到行业基层一线,组织党员深入13省产业扶贫,解决地方急迫问题;研究生党支部助力国家贫困县办好养殖场,当地年总净收入增加41万元,带动312人就业;学生党员王书祥常年驻藏解决饲养难题,惠及建档立卡户1184人,当地三年产业增收658万元。发挥统一战线政治优势,支持党外教师科技扶贫,杨宁教授培育节粮型蛋鸡在多省推广养殖501.35万只,增收6016.2万元,推广“金鸡产业扶贫计划”帮扶贫困人口5万人。二是推动自主创新,破解瓶颈问题。党员科技骨干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李德发院士研发推广新型饲料技术,在保证猪肉品质的同时,每年可减少大豆需求量1130万吨,对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该技术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学院教师担任首席专家完成《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两项标准,在业内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八大以来,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近三年累计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12篇,授权专利53项,重大科研成果转化8项。三是把学科优势转化为师生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农耕文明,建立世界首家饲料公益博物馆“中国饲料博物馆”,被评为“北京市科普基地”;主导建立 “一带一路动物科技创新联盟”,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企业在畜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中国畜牧技术推向世界。

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将全面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学院“双一流”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前线,为国家畜牧业人才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不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