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巡礼

喜迎四次党代会·发展巡礼之“双一流”建设篇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按照“双一流”总体建设方案,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系统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圆满实现了双一流首期建设目标。


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农业科学学科于2018年首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顶尖行列,仅次于国际对标学校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居全球高校第2位,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其中植物学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前1‰农业科学进入ESI前1;15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其中农学居第2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居第3位,兽医学进入全球前50名;农业科学居《美国科学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学科排名第4位;农学与林学居QS世界学科排名第10位,成为我国6个进入全球前10位的学科之一。

优势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

主动发挥一流学科带动作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先后成立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成立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学院,农业绿色发展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加强医学与食品营养学科交叉,设立营养与健康直属系,自主设立了国内首个“营养与健康科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交叉学科;推进信息科学与生物技术结合,成立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作物智能育种前沿交叉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期间启动了“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的通知》,筹建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已经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实地考察。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学校提升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聚焦立德树人成效,构建知农爱农特色教育“大思政”格局,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与实践探索,2016年,学校思政课程改革获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立项,2018年学校获评北京市思政课程改革重点示范单位,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农博士在线”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类精品项目

牵头新农科建设。作为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撰写《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研制了全国农林本科专业三级认证标准,牵头11项新农科研究改革实践项目,成为新农科发展的引领者、改革的先锋者。

优化专业布局。2018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9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2个目录外新增专业,2020申报兽医公共卫生、食品营养与健康、土地科学与技术、社会政策等4个新农科专业改造升级52个传统专业、获批22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加强专业认证,先试先行农学专业开创农林专业认证先河,植物保护和园艺专业率先通过中俄联合国际认证,为全国农林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建立了标准

构建“通专平衡、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科技小院”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年来,本科生教学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研究生教学荣获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康绍忠院士主持的“创建‘五链环’野外综合实训平台与‘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实践”获得特等奖

此外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获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奖5项;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双一流建设以来,内地高校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统计,我校获奖折合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师资队伍水平大幅提升


以“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立德为先,健全师德长效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学校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系列专项文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德长效机制;注重知行合一,规范师德审查程序,坚持将师德考核与各类人才推荐、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基本职责考核等结合,实行“一票否决制”,年度师德考核实现全覆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系列思政教育和实践活动。

树人为本,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设立教学型教授岗位,单独设置评价标准、单列晋升指标、单独组织评审,2016年以来共有6名教师入选;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设立实验技术正高级岗位,2名教师入选。完善教书育人奖励机制,落实教师教学奖励制度,提高教学津贴投入,改革教学津贴分配办法。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助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形成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搭建教师培训与发展管理系统,培训覆盖超过40%教师、累计5547人次、累计超过10000课时。教学名师培育成果显著,2015-2020年间共2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入选北京市教学名师、29人入选校级教学名师。

聚才而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汇聚体系。以“315人才引进工程”为切入点,“新增300名优秀人才,引进或培育100名优秀学术骨干、50名领军人才”为核心目标,加速汇聚各层次人才,促进专任教师总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优才而育,建成梯队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金字塔”人才队伍。以“2115人才培育支持计划”为着力点,选拔培育支持200名左右高绩效、高贡献的教师,100名左右高潜力的青年教师,支持100个高水平、前沿交叉、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再带动500名教师迈入学校人才储备库。

量才而为,全面激发教师活力。实施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用人新机制,与283名入职的引进人才签订新机制岗位聘任合同,明确引进人才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完善岗位责任制,落实教师承担教学与科研的基本职能。改革招聘机制,学术岗实行全年招聘,进人指标三年统筹。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坚持分类管理,缓解学校人才断层。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超前布局、聚焦原创、交叉融合、全链协同”思路,持续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

在作物功能基因、植物抗逆机理、耐药菌耐药机制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原创成果,实现或保持国际领跑。针对我国耕地退化、蛋白饲料对外依存度高等难题,集中优势团队力量,持续攻克了玉米单倍体育种、黑土地保护、低蛋白日粮与食品安全快检等一批农业领域“卡脖子”重大关键技术。

积极推进模式猪表型与遗传型重大基础设施等一批一流科研平台建设,支撑原创能力持续提升,共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4项(含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3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重大项目38项。

2016年-2019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24项,其中主报10项,获奖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6位。在全国高校强化人文社科建设,获批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办的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组建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等高端智库,50多项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社会服务显现新格局


学校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党代会提出的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目标任务。通过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初步形成了“三院二站一体系”的新型社会服务网络体系,以及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大社会服务新格局。

面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探索构建了党建引领、资政建议、样板打造、产业带动和实践育人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体系。是全国唯一一所高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等多项奖励的高校。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三院二站一体系”,打造产学研“金三角”社会服务模式,形成“人才+基地+资本+服务+产业”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推进产教融合

张福锁院士团队的“引领绿色发展”曲周模式、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河边村模式、叶敬忠教授团队的“小农扶贫”模式以及“三精准1234”镇康扶贫模式等,不仅得到了中央领导的相关批示,也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取得了突出成效社会服务呈现新格局。


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年来,学校共与52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有来自世界知名高校的近160个团组访问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围绕“双一流”建设全球合作交流和一带一路、南南农业合作、中非农业合作两个主线展开,在完善国际合作布局、提升全球影响力、加强高端引领、丰富中外人文交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上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多项重要国际合作指标国内领先。其中科技部最高端引智项目10项,领先全国高校;教育部立项与康奈尔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2020年全国新批准项目中排名第一,得到中央有关文件的肯定和表扬;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2019年获批6项,累计在办项目总数全国领先,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的“绿色农业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列为全国优秀典型

学校建立了“一体两翼”的全球合作体系,牵头成立了包括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巴西圣保罗大学在内“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简称A5联盟),成为国内第一个与多个世界顶尖院校建立合作平台的高校;积极推进“一院一平台”建设,搭建一流学科全球国际合作平台

十三五期间,新增“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学校基地总数达到10个,成为全国项目最多的高校之一;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总部发布系列国际减贫报告,为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编著《南南合作评估框架》,参与国际发展评估标准制定。在坦桑尼亚实施的“千户万亩玉米增产示范工程”减贫项目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优秀案例,成为国内首个聚焦全球农业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发展以及新型南南农业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和政策对话的典型案例。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由国内40所农业院校和沿线30所农业院校加入的“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了11个海外农业合作中心,建设了一批实质性合作项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传承创新成效显著


学校以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为己任,厚植师生“三农”情怀,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沃土,自觉承担研究与传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历史使命,不断加强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挖掘与传承,不断丰富新时代大学精神内涵,校园文化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文化浸润力日益凸显。我校师生扎根曲周服务乡村振兴、培育时代新人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几代农大人“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精神传统,被列入中共中央宣传部“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的重点宣传内容。2018年获评“首都文明校园”,原创舞台剧《稼穑之歌》获“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并入选教育部2020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推行现代大学制度 完善一流大学治理


深入贯彻落实破除“五唯”精神,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教师考核及评聘制度,创新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学生质量根基不断夯实。全面开展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的修订,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将原始创新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列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核心质量标准。全面梳理校内学生奖学金的设置评选标准,克服“五唯”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全面发展。

改革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制度优势不断显现。全方位修订职称晋升办法,完善教师分类设岗分类评价,改革教科型教授岗位破格晋升条件,增加知识转化与社会服务型教师岗位,教师成长空间不断拓展、潜能活力不断激发。深化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改革,出台教师聘期考核办法,坚持基准要求、差异考评,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差异化考核方式。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构建开放人才体系和科学退出机制,通过推行代表作制度、实行分类评价、引入校外同行评议、强化师德审查、突出业绩贡献导向等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人才制度优势不断显现。

改革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助力多元重大成果产出。设立“校级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贡献奖”,出台奖励办法,建立了以成果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校院两级分级分类评价激励体系。充分发挥学院在院级科研成果产出与社会服务业绩津贴方面的自主权,激励教师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和投身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