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巡礼

喜迎四次党代会·发展巡礼之科学研究篇 |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 推进一流科技创新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重点推进一流科技创新任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各种资源,努力加强科研支撑条件建设,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再上台阶。

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超前布局、聚焦原创、交叉融合、全链协同”思路,持续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在作物功能基因、植物抗逆机理、耐药菌耐药机制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原创成果,实现或保持国际领跑。针对我国耕地退化、蛋白饲料对外依存度高等难题,集中优势团队力量,持续攻克了玉米单倍体育种、黑土地保护、低蛋白日粮与食品安全快检等一批农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

积极推进模式猪表型与遗传型重大基础设施等一批一流科研平台建设,支撑原创能力持续提升。强化人文社科建设,获批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办的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组建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多项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立足国际竞争前沿 基础研究再获新突破

面向国际农业科技前沿,超前部署了分子设计育种、动物源性病原菌耐药新机制、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组建20多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基础与前沿培育专项、青年科学家与创新团队培育专项,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武维华院士团队长期系统开展植物抗逆基础研究,阐明了植物响应干旱、盐碱、低温胁迫等非生物逆境的分子调控机理,团队论文他引次数超5000次,在国际上持续保持领先,2020年第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资助。

田丰教授团队从玉米野生祖先种大草中克隆了控制玉米紧凑株型、密植增产的关键基因,建立了玉米紧凑株型的分子调控网络,为玉米理想株型分子育种、培育密植高产品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8月在Science上以长文形式发表,是我国玉米领域的首篇CNS主刊论文。

赖锦盛教授团队在玉米基因组学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对玉米自交系间杂种优势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成果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

李向东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寨卡病毒对男性生殖系统研究的影响,成果在《Cell》上发表。

沈建忠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超级耐药菌和耐药新机制,推动WHO、EMA等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及时调整多黏菌素使用风险管理政策。

另外,我校还在体外受精胚胎性别比例失衡分子机制、雌性生殖储备建立机制、雄性配子发生机制、芽孢萌发调节机制、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肠道菌群多糖代谢机制和肠肾轴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关键技术攻关显成效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持续协同攻关和全链条创新,产出一批农业关键技术成果。

以李保国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扎根吉林省梨树县,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联合科技攻关,创建“梨树模式”,增产5-20%,节本2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60%以上,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认可。

张福锁院士团队率先提出了绿色增产增效理论和技术新思路,以高效利用光温资源的高产群体定量设计充分挖掘品种的高产潜力、以定量调控根层水肥供应支撑高产群体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突破了高产与高效难以协同的国际难题,研究成果两次在《Nature》上发表。

陈绍江教授团队克隆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解析了单倍体诱导和加倍的生物学机制,发明单倍体育种高效鉴别方法及自动化设备,创新高效单倍体化学加倍方法,实现了传统选系技术和育种模式的变革,得到行业公认。

孙其信教授团队发掘19个新的小麦耐热QTL/基因,并用于培育耐热小麦新品种,攻克了小麦耐热分子育种标记和基因资源匮乏的瓶颈问题,实现了我国小麦耐热育种从“跟踪”到“并跑”的跨越。

李德发院士团队研制了世界领先的新型饲用氨基酸和低蛋白质饲料,年大豆用量减少1470万吨,氮排放平均减少20%,为保障饲料粮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此外,奶牛基因组选育技术等重要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2020年4项主报国家科学技术奖通过初评。2016年至今,共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2项(含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1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重大项目38项。


表4 2016-2019年我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清单


支撑原创能力提升 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系统建设、谋划和布局重大科技平台,支撑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启动“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将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成全球第一个集模式猪培育中心、生物医学检测中心、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国家重大科技平台,确保我国模式动物生命科学研究国际领先地位。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稳步推进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已完成一期建设,建成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研究、食品安全基础研究和健康食品加工技术与研发等平台。

组建北京市作物智能育种生物学高精尖前沿学科中心,积极推进教育部“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和咨询工作。积极谋划兽医公共卫生、玉米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积极申报作物影像精准识别与分子设计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和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野外站已被教育部推荐申报国家野外站。

2016年以来,共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23个,新建1个校级校外实验站和17个校级研究中心(含人文社科研究中心3个),目前我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总数达111个,为推进一流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人文社科研究加速发展 智库研究获得高度认可

高度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产出一批重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项目经费增势显著。在农业社会学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时空匹配及优化路径研究、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转型研究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获批国家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由2015年的2890万元增长到2020年10月的6867万元,增长了1.38倍。

叶敬忠教授团队长期围绕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开展研究,探索出“巢状市场小农扶贫”模式,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构成了“消费扶贫”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央关于小农户发展思想的实践具体化和理论深化,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和《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2019年叶敬忠教授团队将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1篇论文,这是2011年以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李小云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扶贫政策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2020年后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相关研究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多次重要批示并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有关研究观点被国内主流媒体、学术媒体广泛传播,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2017年成功获批建设首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不含2020年公示的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奖1项,农业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4项。

2016年以来,我校主办国际学术期刊3本,其中,SSCI期刊1本,EI期刊1本,这些期刊在编委组成、论文引用、专业领域影响力等日趋国际化,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立足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政策需求,建立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等高端智库,积极贡献“中国农大”智慧。孙其信教授牵头组织全国专家,开展“面向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农村专题研究”“‘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工作,为国家制定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我校教师撰写的关于乡村振兴、新冠疫情、脱贫攻坚、废弃物处理等多篇调研报告、政策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基金质量和青年人才培养两手抓 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基金项目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支撑,青年科学家是基础研究的主力。为了提升我校基础研究能力,科研院一方面积极提升基金申报质量,一方面加大青年科学家培养力度。组织召开校院两级动员会、政策宣讲和辅导大会,积极部署申报工作,分析整理全校教师基金在项目清单,并积极协调专家做好申请书质量把关,采用“一人策”精准服务方式,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基金获批数量和直接经费逐年攀升,分别由2016年的151项和1.20亿元,提升到2019年度的220项和2.03亿元,首次突破200项,重回农林院校第一。2020年度继续保持增长,申报数量867项,获批229项,获批数量和资助率在农林院校中遥遥领先。为提高青年教师基础创新研究能力,2019年度,实施了青年教师基础与前沿培育专项、青年科学家与创新团队培育专项,支持青年教师和青年科学家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2020年度探索了青年科学家分类连续培养资助模式,针对性地对青年科学家进行分类分级培养和支持,9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含2020年公示的5个杰青)。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破除“四唯”的精神,学校启动科研绩效奖励改革,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奖励办法》,建立以成果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校院两级激励体系。在新《办法》指导下,学校首次设立了“校级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贡献奖”,经各学院推荐和专家评审,全校有12个团队或个人获此殊荣,切实引导破除“四唯”落地。例如陈绍江教授团队完成的“单倍体关键诱导基因克隆及应用”,虽未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但专家组认为其成果实现了传统选系技术和育种模式的变革,对推动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获校级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的李小云教授,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在河边村开展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实验,改变了河边村的贫困面貌。

我校积极落实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主体责任,多部门联动开展科研“放管服”改革,修订或制定文件12个,校园网开设“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专栏,及时发布新文件、新办法,形成了“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良好状态,取得系列工作成果。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管理机制,优化办事流程,对接科研与财务系统,实现了“校内审批不见纸,科研盖章跑一次”。

为激发教师服务产业与社会的热情,强化我校解决产业科技问题能力,2018年修订《中国农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同2018年相比,2019年横向科研项目增长17.6%,合同经费增长68.4%,到位经费增长50%,单项合同经费100万元以上项目增长135%;制定《中国农业大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保红线、守底线,规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主动谋划对接国家需求 启动黑土地科技攻关行动

为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我校建立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性与利用“梨树模式”,并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和自主立项,全面布局打好“东北黑土地保护战役”。针对当前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关键问题,引领国内相关单位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国家设立专项。2020年,学校启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攻关行动”,组织编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大科技攻关行动总体方案》,举全校之力,发挥多学科优势,提升“双一流”建设质量为总体目标,构建“1+10+N”的总体布局,建立以梨树实验站为科技创新与示范中心、10个核心攻关区和多个东北四省区的辐射带动区,促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和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掀起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