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巡礼

喜迎四次党代会·发展巡礼之社会服务篇 | 服务国家战略 深化校地合作 聚力产教融合 促进成果转化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党代会提出的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目标任务。通过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初步形成了“三院二站体系”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大社会服务新格局。


完善顶层设计 健全社会服务机制

2018年6月,学校成立社会服务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统筹全校社会服务工作,由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负责学院的社会服务工作,健全“学校统筹、学院落实”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针对重大专项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

微信图片_20201027130936.png

强化使命担当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学校不断强化作为农业高等学府的使命与担当,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广泛深入开展校省、校地合作,师生常年服务、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19年,学校出色完成了云南省镇康县定点扶贫工作任务。当年4月,我校定点扶贫镇康县通过验收评估,顺利脱贫摘帽。与此同时,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扶贫模式,例如张福锁院士团队的“引领绿色发展”曲周模式、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河边村模式、叶敬忠教授团队的“小农扶贫”模式以及“三精准1234”镇康扶贫模式等,我校多项有关脱贫攻坚的资政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圈阅或批示。

李小云教授、张福锁院士和杨宁教授,先后获得了2017-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我校是唯一连续三年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校,农学院帮助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实现脱贫摘帽,获得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这些都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2019年,学校制定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9-2022)》,打造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已经在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方面初见实际成效。其中,与昆明市政府合作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完成六个村庄的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并启动实施,推动昆明市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为云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示范引领。

按照中央援疆、援藏工作要求和教育部的有关部署,我校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与塔里木大学和西藏农牧学院分别续签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协议,把相关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并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同时按照协议内容,每年协商制定需求计划和任务清单,精准对接、落实到人。助力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研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得到显著提升。2018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开始对口合作河北大学、贵州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海南大学,设立“部省合建高校学科能力提升项目”专项,并于2019年与四所高校签署了对口合作协议,协同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服务体系 完善校地合作新格局

按照“建点布网,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原则,学校已构建了遍布全国、覆盖农业全产业的“三院二站体系”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即:4个地方产业研究院、3个地方乡村振兴研究院、127个科技小院、85个教授工作站、27个校外实验站及116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我校先后与云南省、吉林省、山西省、河北省、四川省、武威市、大同市、菏泽市、巴彦淖尔市等2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粮、中化、农行、首农、拼多多等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校级实质性合作协议。针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着力建设产业研究院和教授工作站等社会服务平台为抓手,显著提升了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学校服务三农的新格局。

c3ea1777417f45c2bd463a088c08ca6e.jpg


推动模式创新 创建产教融合新载体

创新了产学研“金三角”社会服务模式,建立了以“高校+政府+企业”合作为基础,集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研究院,包括与苏州市政府和苏州韩博厨房电器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以城市生态循环发展为特色的“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与兴化市共建以健康食品产业为特色的“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合作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并联合全国首批设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一起举办了“首届新农人奖颁奖典礼暨新农人论坛”的农民丰收节线下活动,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赞扬。


完善转化链条 提升成果转化新成效

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现挂靠社会服务处,依托学校在优势领域的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初步构建集科研成果预评估、申报、授权、价值评估、导航、商业谈判、审批、公示、签约、收益分配与管理为一体的成果转化模式与链条,先后获得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全国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高校、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首批试点单位、海淀区专利运营办公室、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平台资质,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2019年6月修订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进一步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提高了科研团队(或个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额度,极大激发了我校师生员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2018年,学校签订成果转化合同29项,到校金额2076万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3%和365%;2019年,我校签订成果转化合同37项,到校金额2265万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24%和9%;2020年,截止9月30日我校已签订成果转化合同47项,合同金额2531万元,增长速度显著提升。五年内,累计转化专利和技术240项,合同金额达1.98亿。我校动医学院吴清民教授、生物学院齐俊生教授、资环学院郭岩彬副教授与动物医学院张国中教授实施6项千万级成果转化项目,另有14项百万级成果转化项目。


改革评价机制 引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新风尚

学校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四唯”评价,为教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不仅将社会服务贡献纳入度科研人员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分级聘任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奖励办法》,设立校级重大社会服务贡献奖、院级社会服务业绩津贴,评选出2019年度5项校级重大社会服务贡献奖,极大的鼓舞了广大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引领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新风尚。

做大做强社会服务工作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客观需要,通过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以服务和贡献换取和拓展更多的办学资源。学校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以及地方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在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更多“农大智慧”和“农大力量”,树立社会服务“农大样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