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钩沉

流芳百世话英烈(下)

血染梁山的李次华烈士。李次华,又名李光浪,四川省梁平县(即梁山县)人。生于1901年7月28日。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4年东渡扶桑,入日本士官生学校学习。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回到祖国,参加反帝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的冬天返回四川省,在梁山、重庆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被党组织派到“梁山公学”,任教员、训育主任,并以此身份为掩护,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反对军阀的斗争。他以“梁山公学”教员为掩护,与其兄李光华(亦为烈士)经常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建立农民协会,开办平民夜校,通过教育、训练太平乡农民武装和农民协会会员,使其成为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1930年7月29日,根据省委“将虎南、龙沙、太平三支农民武装力量合并成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远征到湘、鄂西与贺龙队伍汇合”的指示,宣告起义。李光华任总指挥,王维舟任副总指挥,李次华任第二大队队长。梁山起义是四川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游击队向东挺进时,军阀陈兰亭所属张晓平团从忠县尾随游击队而来,企图消灭游击队。游击队总部获得这一情报后,决定在敌人进攻的半路上伏击敌军,由他带领第二大队到右翼,打击敌人。由于战斗失利,他与李光华等人被俘。1930年10月4日,被敌人枪杀。

英魂留思普的杨正元烈士。杨正元,字春魁,云南省普洱县人。生于1902年12月16日。中共普洱区党组织的创建人。1925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此间,他结识了滇籍同学李鑫,很快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并经李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革新社”(后改为“新滇社”)。1925年秋,经杨青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18日,他和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的同志列队参加了在天安门举行的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国民示威大会,会后加入游行队伍,并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1926年9月,他毅然中断学业,服从党的安排,到广州政训班学习。1927年初,云南发生反唐继尧统治的政变。杨正元回昆明,受党委派负责筹建国民党左派组织的工作。1927年2月底,被选为国民党左派组织──国民党昆明市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组织部长。经过艰苦工作,国民党左派组织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他组织工人工会在工人中开展活动。1927年5月11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获释后,于1927年9月被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派到普洱区工作。1927年12月,参加了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的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扩大会议,被选为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委员。1929年6月,中共宁洱(普洱)县委成立,杨正元担任中共宁洱县委书记。1930年底,云南省委遭到破坏,主要成员被杀害,思普党组织在杨正元领导下,决定进行武装暴动。1931年4月20日,再次被敌人逮捕,并身负重伤。在狱中,他视死如归。由于流血过多,敌人不给医治,不幸在狱中献身。

皖中抗日传佳话的吕惠生烈士。吕惠生,又名吕惟偊,安徽省无为县人。生于1902年。192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科。在大学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无为热情支持党的地下活动,保护革命同志。抗日战争爆发,在敌后,他先后担任无为县抗日人民自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无为县抗日自卫总队政训处主任,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他和全家奔赴解放区。在解放区,他历任仪征县县长、路东各县联合中学副校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开辟以无为为中心的皖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他调任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秋,皖中行政公署(后改称皖江行政公署)成立,任行政公署主任。1942年底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标志着他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皖中根据地最大的一项水利建设工程──无为长江大堤黄丝滩段退建工程,是他受皖中党政机关的委托负责主持的。大堤竣工后,华中《大众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相继做了报道,称赞皖中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所做的出色工作。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皖江区党委和皖江参议会决定,将大堤命名为“惠生堤”,此堤今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奉命撤出皖江根据地,他在北撤途中,遭国民党袭击,不幸被捕,他坚贞不屈。1945年11月13日,在南京江宁镇六郎桥英勇就义。他被敌人杀害后,原皖江地区的干部和新四军所属七师的指战员分别在北撤后的驻地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对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重庆《新华日报》于1946年5月17日曾予以报道。其事迹陈列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百团大战殉疆场的高程云烈士。高程云,字一鹏,山西省朔县人。生于1905年。中学时期,深受辛亥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1921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这期间,他接触到新思想和新文化,他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领悟到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为此,他以炽热的革命热情,投身于革命运动的洪流之中。他广泛接触社会,结识了很多进步同志。1923年,他参加了该校的进步组织“青年学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秋,他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入学前,他已于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他参与了国立北平大学进步组织“人社”主办的《人言半月刊》的编辑工作,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1929年他赴日本留学,曾参与东京“人社”的支部组织创建了东京华侨小学,并担任教师。同时,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日本政府逮捕进步留学生,他被迫回国。1930年,回到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继续学习。1931年,积极参加抗议“九一八”事变的爱国运动。1931年至1932年,反动当局一再镇压革命运动,在学校党支部失去上级组织领导的情况下,他积极参加支部同志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读书活动和有关社团活动。由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因而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为缉拿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学生之一。1933年,他参加了吉鸿昌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在张家口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33年9月,抗日同盟军失败后,他再次回到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去江西农业院工作,任推广部技术员。1936年,他毅然离开江西农业院,回北方抗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直接投身于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不幸于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牺牲。

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李庭槐烈士。李庭槐,黑龙江省人。他于1930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在校学习期间,负责组织读书会等进步活动,曾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学生会代表。1932年底,国民党当局在农学院逮捕进步学生,他事前闻讯即离校。其后,在黑龙江省巴彦地区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从事反日活动,后被捕,牺牲于哈尔滨狱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哈尔滨烈士纪念馆中列有他的名字。

在晋绥地区建奇功的高万章烈士。高万章,字参夫,乳名高铁拴,别名高陵平,化名冯二全、张丑毛,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人。生于1909年。在绥远读书期间,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百姓民不聊生,而王爷却花天酒地、作威作福。反动王公的暴行、旧官吏的腐败没落以及二者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可耻行径,给他上了血淋淋的一课。为此,他决心去寻求正义、寻求真理、寻求光明。他于1933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后在农业经济系学习。在一二九运动中,他率领农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北平大中学生联合会领导下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随后,北平和天津两地的学生很快就联合起来,成立了平津学联。他积极响应平津学联的号召,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参加发起并领导了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下简称“民先队”)的建立,他担任第一任民先队队长。1936年6月,经李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国共产党北平大学农学院支部书记。入党后,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曾先后发展了杨士法(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几位同学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于农学院毕业后,他受党派遣去包头,担任绥远屯垦军农业技术指导员。七七事变爆发后,包头沦陷,他又奉党的派遣去后套地区,任绥远省游击军第一团上尉政训员。1938年4月,他到延安。1938年6月,任晋绥区党委秘书。1940年,中共绥远省委委任他为托克托县工委书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从事秘密组织抗日救国会,建立党组织和组建小型游击队等活动。1940年8月,因叛徒出卖,英勇牺牲。

晋南人民的好儿子张星图烈士。张星图,又名张景东、张安宏、张明甫,山西省长子县人。生于1908年。他自幼家境贫寒,少年时期受其舅父的资助,勤奋苦读,先后入县立鲍店第五小学、长治简易师范学校读书。因家境每况愈下,被迫中途辍学,除外谋生,在石哲镇庄里村担任小学教员。积攒了一些钱后,又考入山西省立太原师范学校继续读书。这期间,他接触到一些进步书刊,对其影响甚大,他同进步人士一起参加了反对阎锡山和驱逐反动势力的学生运动,后被开除学籍,返乡务农。1935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此间,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学校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长子县开展革命工作。1937年8月,他与长子县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参与成立了“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下简称‘牺盟会’)长子县分会”,并以牺盟会委员的身份,秘密从事党的活动。在开展抗日宣传、发展牺盟会员的同时,建立自己的武装、扩大党的组织。1937年12月,调任壶关县牺盟会公道团联委团长。1941年,到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调太岳区党委调研室工作。1945年,担任中共长子县委书记、副书记。为了全县的解放和治理战争创伤、重建家园以及巩固人民政权,他耗尽心血与精力,面对极其繁重的任务,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带病为党工作。1947年6月30日,终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9岁。他去世后,中共长子县委、县政府认定他为革命烈士,并将其葬于长子县烈士陵园。